看完福建舰弹射, 俄罗斯人抱怨: 同样都30年, 中俄差距咋这么大?

发布日期:2025-10-07 22:32    点击次数:200

近日,福建舰成功弹射三款舰载机的视频,在俄罗斯也引发了关注,俄国知名军事网站topwar就发表了文章,对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技术大加赞赏,直言其“技术水平完全不逊于美国”,甚至创下了全球航母首次成功弹射五代机的历史纪录。

可在这篇报道的评论区,俄罗斯军迷的心情却格外复杂——他们既羡慕中国海军的飞速发展,又夹杂着对本国海军现状的不满和焦虑。

有网友留言说:“中国当初只是买了两艘苏联的报废航母,短短30年,现在都有带电磁弹射的航母了,还有舰载预警机和五代舰载机。可我们这30年,到底得到了啥?”还有人忍不住感慨:“论发展速度,中国人简直像‘怪物’一样,太快了!”

这些留言里,藏着中俄航母发展30年的巨大差距,也透着俄罗斯军迷对中国海军崛起的震惊和无奈。

这里需要说明一点,俄罗斯网民口中的“两艘苏联航母”,其实是上世纪90年代,中国买的“基辅”号和“明斯克”号两艘退役航母。最后基辅号被改成了军事主题公园,没有服役,而瓦良格号则是改装修复后,以“辽宁”舰的名义在中国海军服役。尤其是瓦良格号航母,为中国提供了宝贵的实物参考,对后面山东舰的建造起到了很大的帮助。

要理解俄罗斯网友的感慨,我们需要回溯到上世纪90年代,那是一个中俄两国海军实力天差地别的时代。

当时,苏联虽然已经解体,但俄罗斯接过了苏联海军的大部分家当,包括“库兹涅佐夫”号航母也归了俄罗斯。这艘航母虽说不算世界顶尖,但至少也能在远洋部署和投射力量,是实打实的“战略装备”。而那时候的中国海军,主力还是一堆老051型驱逐舰,远洋作战能力基本没有。

而谁能想到,短短30多年时间而已,局面就完全反过来了。中国不仅修复改装了从乌克兰买来的瓦良格号航母,还自行建造了山东号航母。实现了从“改造别人的航母”到“自己造航母”的突破;到了2022年,福建舰下水,则是直接跳过传统蒸汽弹射技术,一步迈入了“电磁弹射时代”。

要知道,电磁弹射(EMALS)可是当前航母起飞舰载机方式中最先进的技术。它不仅能精准控制弹射力度,适配重型舰载机,还能大大加快战机起飞的速度,提升航母的作战效率。这项先进技术之前只有美国海军尝试,结果还不是非常成功,福特号的电磁弹射器故障频发。结果世界人民没想到,中国人后来居上,居然抢先搞成了。

从“没有航母”到“有三艘航母”,从“滑跃起飞”到“电磁弹射”,中国只用20多年就完成了技术上的三级跳。

再看俄罗斯,这些年海军在航母领域不仅没有新进展,反而连“库兹涅佐夫”号这唯一一艘航母都保不住了。

这艘老舰从1985年下水后,一直是俄罗斯海军的“象征”。可这些年却一直陷在“维修”的麻烦里,动弹不得,期间还老出事故。到了2022年,该舰在船坞里又起了火。现在“库兹涅佐夫”号已经没有未来,俄罗斯国内传出了让其退役的消息。

为啥30年里,中俄的差距会拉的这么大?说到底,关键在“国家战略”和“资源投入”上,两国已经不在一个层次。

中国从买“瓦良格”号开始,就定了清晰的“三步走”计划:第一步改造旧舰攒经验,第二步自己造滑跃式航母,同时攻关电磁弹射技术,第三步建造电磁弹射航母。每一步都衔接得很紧密,稳稳推进。

与此同时,中国还在造船、电子、航空等领域投入大量资源,建立了完整的产业链——不管是研发歼-35舰载机,还是改装空警-600预警机,都能调动各方力量,展现出超强的系统整合能力。

可俄罗斯呢?苏联解体后,经济一直不景气,军费紧张,造船工业也因为没钱、技术人才流失,慢慢跟不上了。“库兹涅佐夫”号改造拖了又拖,其实就是俄罗斯工业体系“力不从心”的缩影。

现在再看,福建舰成功弹射舰载机,不只是中国海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,更让俄罗斯军迷实实在在感受到了两国军事领域的差距。30年前,俄罗斯海军的航母实力远远超过中国;30年后,中国已经有了三艘航母,其中一艘还装了世界顶尖的电磁弹射技术,而俄罗斯的“库兹涅佐夫”号却在船坞里“修到快报废”。

也难怪俄罗斯网友会问“同样发展30年,中俄差距咋就这么大”。未来,随着中国海军继续升级航母项目,这种差距还会更大。而对俄罗斯来说,怎么让海军重新振作起来,或许才是他们当下更需要思考的问题。



上一篇:濉溪县百善镇老党员善举无偿支持村网格点建设_大皖新闻 | 安徽网
下一篇:没有了

Powered by 奇亿娱乐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